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旗帜。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条件。
从根本上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文化的复兴与文明的崛起。换言之,文化的复兴和文明的崛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
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系统。各种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理论相映成辉,从各个层面代表了中国人对于理想道德境界的追求。道德的血液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血脉里流淌了五千年。可以说,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文化脉动几千年的核心力量。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愈加富裕的今天,却遇到了“道德的困扰”,道德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整个社会都在思考: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认识和看待我们的道德状况,如何构筑和坚守我们的道德家园?
道德是价值观的问题,是精神和心灵的问题。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中国传统道德是儒家思想啰,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形成向上和向善的力量是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同志所讲的,要形成“向上的力量”和“向善的力量”。事实上,无论“向上”还是“向善”,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正因如此,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就必须传承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中国古人崇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面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笔者以为,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以下营养:
一、以“公天下”意识为核心的美好道德理想
天下观念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根基,其他社会性的道德理念皆由此而生发。天下为公的道德理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礼记・礼运》篇记载,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社会是孔子所设想的人类美好的理想社会,而实现大同需要遵循的大道便是天下为公。一个没有私有观念的“公天下”的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能够真诚和睦相处的社会,是一个贤能得其所用的社会。
正是在这种“公天下”道德理念的感召下,衍生出厚德载物、仁者爱人、尚中贵和等一系列普泛道德的立场。这些立场就是要利民济世、博爱大众,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生相助、和乐如一。可以说,“公天下”的社会道德理念将人类自身的道德追求放置于一种快乐、和谐的美好境界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承不竭的道德能量。
党的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价值观体系涵盖了社会、国家和个人三个不同层面。其中,在社会层面要求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正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公天下”道德理念追求的价值基点。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必须是富足的、人人平等的、社会高度文明的社会,必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达到和谐如一的社会。所以,如果能够合理地继承以“公天下”意识为核心的传统道德理想,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于文化强国建设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以“见利思义”为核心的行为道德标准
现实中的人总是以群体的方式生活的,孤立的、个体的、原子式的人是不存在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利益关系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依据。如何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是任何社会、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儒家鲜明地提出了“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的“以义制利”、“以义为上”的观点。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对义利的不同取舍则代表了道德上的君子和小人之别。
以义制利,将“义”作为最高的道德规范,虽然是一种较为难于达到的行为标准,但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却是约束个体行为的主要规范。它是对道德自我主体性的要求,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自觉意识。
在“以义为上”的道德精神感召下,可以阻止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在人们思想中扎根,可以充分调动个体对于自我道德人格的培养和修炼,塑造诚实守信、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勤俭节约、威武不屈等个体性道德特征。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当中“诚信”应该是最为核心的。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定是一个爱国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敬业和友善的人。当全社会形成一种诚信有道、以义为上的道德风尚后,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道德主体性也会卓然而立。
三、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为核心的治国道德理念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为核心,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建构起一整套家国道德理念。儒家倡导王道仁政,道家反对过分专治,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他们的学说理论中都体现了忧国忧民、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防患于未然的、强烈的“居安思危”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为深沉的民族道德心理。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先进知识分子在观察历史的成败得失、总结国家兴衰治乱的经验过程中,提出了包括民贵君轻、尊师重教、任人唯贤、清正公廉、协和万邦等在内的治国理念。《尚书・尧典》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在古人治理国家的观念中,只有各民族平等相处、天下百姓对国家的政治清明抱有极大的希望时,才能实现万邦和谐、共同发展的社会局面。
中国要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局势中找准未来发展的定位,需要强大的民族意志。文化强国建设也需要激发民族意志。一个团结和睦、意志坚强的民族,才能够在世界民族的竞争潮流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以“居安思危”为核心的忧患意识就是中华民族求生存、谋发展的强力意志,在这一古老传统下形成的民族意志,在今天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时代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和灵魂。中华民族五千年耕耘奋斗的历史,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对任何国家而言,文化认同都是最基本的认同。文化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力量的支撑和拱卫,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只要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好地凝聚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共识,激发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度创造活力,让人民更好地分享文化繁荣的成果中国传统道德是儒家思想啰,就一定能够实现民族的跨越式发展,一定能够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文化给我们的最美丽的回报。